fbpx

智能手帶 繙譯手語變聲音

Back

2018-07-16 | Sky Post

聽障人士在與普通人溝通時,如果缺乏手語繙譯,難免有一定困難。有分別來自香港大學、史丹福大學及劍橋大學的80、90後,成立了初創企業Gense Labs,計劃研發手語繙譯手帶,透過圖像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,觀察雙手筋腱、血管、肌肉變化,掌握手勢,搭配輕巧的喇叭,將手語轉化為聲音,幫助聽障人士與人溝通。

主打監測身體狀況的智能手錶及手帶愈來愈大眾化,穿戴裝置的發展亦漸趨成熟,令3個年輕人萌生創業念頭,冀結合已有的醫療設備與新科技,為聽障人士的生活帶來變化。

Gense Labs聯合創辦人陳柏衡(Justin)於劍橋大學取得金融及經濟研究碩士學位後回流香港,與兩名朋友創業。他認為成立自己的初創,可有更大的「話事權」,愈年輕嘗試建立自己的事業,機會成本亦愈低。

手帶形式佩戴 較易融入生活

他與兩名朋友計劃推出手語繙譯手環,稱手部動作改變時,生物訊號分布亦有轉變,結合圖像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,可了解手勢轉變,即時轉化為聲音。Justin表示,坊間不少人皆有研究手語繙譯裝置,利用手套及每隻手指各戴一個指環的方式操作,但他認為以手帶形式佩戴,會較易融入生活。

該智能手帶已獲數碼港及政府共45萬元資助,近月再於港大創業比賽中奪得大獎,再獲10萬元資金。聯合創辦人預料,半年內產品原型可誕生,稱技術亦可應用於虛擬實境(Virtual Reality,VR)及擴增實境(Augmented Reality,AR)遊戲中的手勢操作,甚至以手勢關燈及切換音樂等。

仍有難題 真正面世料需年半

不過,要即時繙譯又準確地繙譯手語,至少面對3大困難。Justin指,現時仍在不斷尋找適合的芯片,再根據產品功能,將芯片嵌成電路板。此外,每個人的生物構造均有差異,要提高準確率,需要大量數據。

在繙譯方面亦有難度。現時該公司已與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合作,使用中心建立的詞庫,校對不同的手語,形容該詞庫就似10年前的Google繙譯。Justin直言,香港手語至少有60個手勢,如要結合科技,仍有一段漫長的路。他預料產品原型只可繙譯到短句及小量詞語,如要全面應用,仍需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。

手語繙譯手套 電腦喇叭播聲

除本地發明外,其實早在2016年,兩名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大學生就發明了一款手語繙譯手套SignAloud,透過手套內置的感應器SignAloud,可捕捉佩戴者的美國手語(ASL),即時將數據發送至一旁的電腦。

電腦可即時將手語繙譯成為英文,並透過喇叭播放。由於手語系統複雜,當時二人強調手套仍在原型測試階段,距離正式面世使用仍有一段時間。

編輯:梁偉澄

美術:陳超雄

#Gense Labs
https://skypost.ulifestyle.com.hk/article/2115781/智能手帶%20繙譯手語變聲音

聯絡我們

如有垂詢, 歡迎致電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團隊


  • 地址

   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馬料水澤祥街12號鄭裕彤樓602室

    顯示地圖

  • 電話號碼

    (852) 3943 9525 / 3943 9628 / 3943 1649


  • 傳真

    (852) 2994 4363


  • 電郵

    [email protected]

留下你的聯絡資料

Contact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