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ESG成投資者新寵 青年社企賣「過期貨」顛覆傳統思維

Back

2021-04-06 | 蘋果日報

ESG(Environmental, Social, Governance,環境、社會及企業管治)是近期大熱,市場紛紛尋找投資機遇。 打正旗號賣「過期」產品、社企綠惜超市(GreenPrice)成立5年間,已獲多個基金資助60萬元,包括賽馬會、青協、科學園等,協助發展至現時全港5間分店;最新再獲星展創業基金資助,於鰂魚涌設立分店。創辦人之一的Terence表示,近年迅速擴張,銷售收入三年間增加約3倍;疫情下網店收入亦受惠,按年增加兩倍。

眼前年僅24歲的Terence,內心有更大的夢。GreenPrice成立初衷是為了拯救到期產品,「即使供應商主動俾新鮮貨我哋賣,都會婉拒。」他自言在大學入讀商科後,意識到社會問題可以商業模式解決,「若只靠NGO做,如果基金資助一斷,項目就不能持續;而社企係自力更生,較少制肘,可以做到初衷,故連同另外兩位同學,拯救到期產品。」他預期在企業投資ESG的大趨勢下,將能持續受惠。

GreenPrice現時與超過800個供應商合作,包括本地及新加坡。他表示,向各供應商收取「此日期前最佳」的「過期」產品,「越接近到期日,供應商就會以越優惠價錢賣俾我哋,半價都有;之後在店內售賣的,食品類最多可以賣1折。」他指出,未來會專注發展新加坡及開拓歐美市場;本地方面希望「區區有分店」。

超市每星期入50至100種貨品,包括零食、化妝品、個人護理、營養補充品等;其中食品佔七成。每年約1.5億件到期產品被丟棄至堆填區,去年受累疫情,影響更甚;他表示船期更改、銷情急跌等,導致各超市或零售商積聚大量貨品,「食品及化妝品佔最多,疊到幾層樓咁高的卡板貨都有,除咗供應商到期要扔掉,零售商的回倉貨品、損壞貨品,都造成大量消耗。」

每每向供應商收貨前,GreenPrice會先拿樣品比對,若品質一樣、確保貨品是「此日期前最佳」至少半年,即可放架售賣;同事亦會每星期做質量檢驗。「所有貨品最多賣3個月,希望顧客都有足夠時間食用或使用。」

隨著公司逐漸擴大規模,GreenPrice近期亦透過基金協助,建立內部系統,供應商自助落單,可在系統上載貨品,電腦將即時與各產品及價格,以AI形式比對,並實時報價給供應商。

#GreenPrice

Contact Us

We welcome your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. Please contact the HKSEC Team.


  • Address

    Room 602, Cheng Yu Tung Building,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, Shatin, New Territories, Hong Kong

    SHOW MAP

  • Phone

    (852) 3943 9525 / 3943 9628 / 3943 1649


  • Fax

    (852) 2994 4363


  • E-mail

    [email protected]

Leave your contact

Contact Us